导语: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趋势,社会对技术型、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素质的技校毕业生日益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香饽饽”,民办技工教育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客家人崇文重教,对教育事业深有情怀,创办了不少堪称标杆的民办学校。广东省客家商会会员单位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为了深入了解客商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办学成果,12月26日,广东省客家商会常务副会长魏美娥一行来到位于深圳横岗的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下称“携创技校”),拜访该校董事长罗少敏先生,学习民办技校的“携创经验”,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商会理事陈运梅,秘书长温智雅,法工委副主任黄文娟,会员叶冬青、邱梦茜、骆德志、叶泳延,华美绿集团副总裁蓝娟、杨新玲及设计院院长谢旭,商会秘书处曾凡杜、古芳芳等一同参加了走访活动。
期间,商会一行细致参观了携创技校的展示中心、教培基地及艺术剧团等场所,实地观摩了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健康管理、智能技术等多个学院的教学场景,详细了解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办学成果。
据悉,携创技校紧紧围绕深圳市“20+8”产业集群以及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匹配重点专业(群),已形成以文化创意类专业为品牌,以健康管理类专业为特色,以智能制造类专业为重点,以电子商务类专业为基础的四大产业学院,近20个专业涵盖了中技、高技、预备技师不同培养层次。学校常年稳定合作企业250余家,包括华为、京东、腾讯、比亚迪、周大福、顺丰等30余家知名企业,并成立了“华为物联网产业学院”“比亚迪产业学院”“京东数字商务产业学院”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8%以上,业已成为深圳民办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
座谈期间,罗少敏董事长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介绍了携创技校“面向企业开专业,紧跟市场育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及在与大企名企合作育才,促进产、学、研资源融合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罗董还表示,客家商会是一个很有凝聚力的大家庭,希望今后能与大家不断增进交流互通,在技工供需对接、教育资源合作、特色专业开设等方面共同探索校企合作机会。
会上,魏美娥常务副会长表示,从携创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尤其对技能帮扶教育的巨大投入中,可以看出罗董事长对教育事业的虔诚情怀,也彰显了携创用教育回报社会的大爱,是践行“知识为本”客商精神的典范。期待未来携创能在商会平台与更多行业和企业进行资源互通,实现合作共赢。
座谈期间,携创技校校长伊俊宏、副校长孙盛宝也分别作了发言,分享了学校在专业设置、帮扶教育、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携创技校自2005年起开展技能教育帮扶,通过“免费入学、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累计培养了来自八个省区(县市)40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困难家庭子女超2万人,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东西扶贫协作人力资源建设基地”、“全国贫困地区劳务技能培训(深圳)基地”两大殊荣。
交流中,大家对携创技校“以服务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的宗旨以及“紧跟市场需求,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优势给予高度认可,对未来谋求校企合作寄予期待。
学校简介